水產品營養
介紹:
2014年,檢測中心全面啟動營養成分分析,完成了海水養殖貝類(縊蟶、泥蚶、文蛤)、魚類(如日本鰻鱺)和蝦蟹類(如凡納濱對蝦、梭子蟹)等水產動物的營養成分分析和品質評價等科研工作;以營養分析為基礎,不斷開展水產動物營養與生理研究、設計合理的飼料投喂策略和營養評價體系與水產動物健康養殖技術的結合機制,從而達到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監測能力:
水產品的營養品質參數監測指標:感官指標、完整率、揮發性鹽基氮、總菌、pH、水分、灰分、脂肪、糖原、脂肪酸、氨基酸、膽固醇、核苷酸、礦物質(鈉、鉀、鈣、鉛、銅、鋅)等。
技術支撐
團隊:
擁有12人的漁業環境與水產品質量安全團隊,團隊成員均承擔或參與省級以上競爭性項目。研究內容包括水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開發、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構建、漁業環境質量評價與生物修復、養殖環境抗生素殘留、耐藥性關聯分析和安全預警、水產品品質與膳食營養評價等方面。
硬件設施:
檢測中心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實驗室設計規范,儀器設備配備較為齊全,現已配備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液-質聯用色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熒光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熒光光度計、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元素分析儀、連續流動化學分析儀、全自動凱氏定氮儀、索氏提取儀、紅外光譜儀、倒置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等主要儀器設備 247 臺/套。
科研成果:
中心研究了縊蟶、泥蚶和文蛤不同貯藏溫度條件下,其存活期、存活期間的營養代謝、理化指標和微生物的變化規律,比較三種貝類營養特征和風味品質,發掘潛在的鮮度評價或品質特性指標;3種不同品牌商品對蝦飼料對凡納濱對蝦的生長和全蝦營養成分的影響,分析配合飼料的營養組成和全蝦的營養成分建立相關性;在養殖過程中餌料營養對提高幼蝦成活率、加速蝦體生長和促進親蝦性腺發育等起的決定性作用。凡納濱對蝦(LitopenaeusVannamei)親蝦培育過程中,沙蠶單獨或與其他天然餌料混合投喂對親蝦性腺的成熟、提高受精卵的質量及數量和縮短繁殖周期;不同養殖環境魚類營養成分研究等,營養成分研究等。
|